新时代“后陈经验”的内涵
2022-10-05 10:44:04
  • 0
  • 0
  • 4

作者:武义县委书记 姚激扬

原标题:从四句话看新时代“后陈经验”的内涵

“后陈经验”发源于武义,武义从未停下深化探索的脚步。特别是村书记、主任“一肩挑”后,如何规范村级权力运行,如何加强源头治理,需要“后陈经验”进一步深化发展,发挥更大作用。

新时代“后陈经验”不是简单地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,而是包括四个方面的内涵。

新时代“后陈经验”的核心是权力受到约束和监督。

“一肩挑”后,村级权力更加集中,要把更集中的村级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。在决策层面,我们严格落实集体研究制度,确保村里大小事务都在村务联席会议上通报,集体研究决策,分头落实执行。村务联席会议一般每周一次,“第一书记”全程参加,指导把关,确保决策科学合理、公平公正,决议也及时公告,让全村知晓。

在执行层面,我们出台《村级事务工作流程》,对村级重大决策、“三资”管理、项目建设等11类32项村务,都画出操作流程图,既做到按图索骥、规范办事,也可以按图溯源、全程监督。对一些容易用权失范、容易受外力干扰、信访较多的村级事务,则着力加强乡镇的领导和指导。

新时代“后陈经验”的基础是村务全面公开。

村级事务凡事皆可公开、皆须公开,公开的事项要让群众看得懂、看得明白,公开的方式也要根据群众的需求,怎么方便怎么来。我们在村级事务数字化平台上设置了“我要知道”“我要查询”的按钮。只要群众想知道的必须及时公开。群众想了解的工作进度、决策事项也都能查得到。村里大到工程项目开支,小到买几把扫帚、几张红纸,都一项一项晒给群众看,不少直接附上发票,让群众看得懂。

新时代“后陈经验”的实质是群众有效监督。

村务监督不是简单地“人盯人”,而是以村监委会主任为代表的村务监督制度,对书记、主任“一肩挑”为代表的村级工作制度的监督。我们通过“三合一”的监督架构,让村党组织纪检委员、村监委会主任、社监委会主任三个岗位由一人兼任,这就使党务、村务、社务由原先的多头监督变为一体监督,大大提高了监督质效。

对村务工作,群众如有疑问,可以通过村级事务数字化平台,点击“我有话说”公开反馈,也可以找村监委会成员反映,让他们带到村务联席会上大家讨论。同时,完善村务监督“双述职”制度。每月15日,村监委会主任要分别向党员、村民代表述职,听取意见建议,吸收群众的监督智慧和力量,确保监督工作落到实处。

新时代“后陈经验”的目标是自我能够纠偏。

通过以上工作机制,我们努力确保村级事务都能科学决策,都按流程操作,都在全村群众的监督之中。工作中如果执行有偏差,没按流程走,或手续不完备,村级事务数字化工作平台会及时预警,村两委和乡镇领导会及时得到警示。执行中群众要是发现问题,也可以马上反映、马上反馈。村级组织必须马上分析,进行答复、引导、协调等。

“后陈经验”不简单等同于村务监督委员会,而是通过村务监督委员会这个平台,构建起一套“权力受约束、村务全公开、群众好监督、自我能纠偏”的源头治理体系,它侧重于让矛盾不产生,与侧重于矛盾产生后及时化解的“枫桥经验”,共同构成了浙江基层治理的“一体两翼”。

文章来源: 金华日报2021-05-27日《坚持和深化新时代“后陈经验”研讨会发言摘登》。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